铭牌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铭牌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引起玻璃发白起灰的原因玻璃析晶现象是什么原理

发布时间:2022-06-16 13:47:41 阅读: 来源:铭牌厂家
引起玻璃发白起灰的原因玻璃析晶现象是什么原理

玻璃主要分为平板玻璃与深加工玻璃两个大类,其中平板玻璃主要有三种:引上法平板玻璃(分有槽/无槽两种)、平拉法平板玻璃和浮法玻璃。深加工玻璃则由平板玻璃加工制成,应用范围较广。想要知道玻璃为何会发白起灰,以及玻璃析晶问题的原理是什么,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一、引起玻璃发白起灰的原因

玻璃发霉(也称反碱)是由于玻璃存放时间过长或者天气潮湿引起的化学反应;在阳光的照射下其表面出现有彩虹、霉点、水印、油印、纸纹等现象.

玻璃发霉可分为下列几个阶段:

1.起初,水或潮气吸附在玻璃表面.

2.随后,水或潮气向玻璃内扩散.

3.表面层中的可溶性硅酸盐被水解和破坏.首先是硅酸钠和硅酸钾等被水解和破坏.形成的苛性钠(NaOH)并分离出SiO2.

4.分离出来的SiO2生成硅氧凝胶,在玻璃表面形成保护性薄膜,它阻止了进一步的侵蚀作用.

5.水解形成的苛性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物质材料,聚集在玻璃表面,构成表面膜中的可溶性盐.由于它的强吸湿性,吸收水分而潮解,然后形成碱液小滴.当周围的温度、湿度改变时,这些小滴的浓度也随之变化.如果浓缩的碱液小滴和玻璃长期接触时,凝胶状硅氧薄膜可在其中部分地被溶解,而使玻璃表面发生严重的局部侵蚀,形成斑点.这是钠离子从玻璃本体中迁移出去,与空气反应生成的白色富碱离子群.

二、玻璃析晶现象是什么原理

玻璃析晶指由于玻璃的内能较同组成的晶体为高,所以玻璃处于介稳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着自发地析出晶体的倾向,这种出现晶体的现象叫做析晶,又称失透或反玻璃化。测定玻璃析晶性能就是指测定玻璃的析晶温度范围,上限和下限以及在该温度范围内玻璃的析晶程度,根据测定结果可以制定合理的溶制,成形和热加工制度,从而避免析晶的产生,得到透明而理想的玻璃制品。

一般从玻璃态中出现析晶,是在粘度为10~105帕秒(102~106泊)左右的温度范围(该玻璃系统液相线温度以下)内进行的。根据塔曼(Tamman)理论,析晶主要决定于晶核形成速率(Kv)、晶核成长速度(Kg)以及熔体的粘度(η),同时与玻璃液在该温度下的保温时间有关。晶核形成速率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容积中所形成的晶核数目(个数/分钟)。晶体成长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晶体增长的直线长度(微米/分钟)。晶核形成的较限速率(Kv,max)和长大的较限速度(Kg,max)分别在两个不同的温度范围内出现,只有在两者都非常大的温度下更易析晶。

相关概念

玻璃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

淘宝商品主图海报
淘宝全屏海报海报
手机淘宝横版海报海报